close
《昨日重現:水彩筆下的老北京》
趙錫山 繪著
北京日報出版社
傢住前門一帶的趙錫山老人,生於1942年,幾輩人都住在這幾間稍顯破敗的平房裡,在這個院落裡,他用畫筆開啟瞭一段不同尋常的人生。
從小學開始趙錫山就十分喜歡繪畫,深得美術老師的喜愛,高考時,順理成章報考中央美術學院。然而事與願違,當時正趕上國傢經濟困難時期,美院停招,他無奈之下報考瞭北京師范大學外語系英語專業並被錄取。畢業後趙錫山成為一名英語教師,兢兢業業地工作。雖然他也喜歡這份工作,但心中卻總也放不下那支畫筆。
1987年,也就是三十年前,他因為腳傷修瞭五天病假,在這期間,他畫瞭一幅展現北京五十年代初正陽門及周邊的鳥瞰圖,沒想到受到多人的稱贊,引發多人的共鳴。於是,趙錫山決定拿起畫筆,把這些消失的景觀畫出來,這一畫就是三十年。
今年,他出版瞭人生的第一本書 《昨日重現:水彩筆下的老北京》。
但他在當初在畫老北京的時候,卻從未考慮過要出版。所以畫起來很隨意,也沒有什麼規劃,甚至紙張的選擇也很不講究、很隨意,有的畫直接畫在瞭煙盒上。
可能就是這種隨性和不功利的平常心,讓他心中沒有羈絆,可以酣暢淋漓地表達心中的情感,所以他的畫不僅僅是懷舊,還有一種韻味飽含其中。在出版這本畫集的過程中,他又補畫瞭一些景觀,小心翼翼地將對北京的深愛融入其中。
作為英語教師的趙錫山,有過多次出國的機會,平時也愛好旅遊,但是他最愛的還是北京這一片熱土,這裡不僅是他幾代人生活的地方,更有他珍貴的記憶。他在此出生,在此學習,在此工作,在此生活,說起北京,趙錫山總是能滔滔不絕,各種趣聞軼事、歷史典故,信手拈來。今年,他在北京日報出版社出版瞭《昨日重現:水彩筆下的老北京》,他不知道讀者是否會喜歡,他將自己對北京的愛表達瞭出來,就已經滿足瞭,他相信會引發很多人的共鳴。
《昨日重現:水彩筆下的老北京》精選一百餘幅水彩畫,展現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老北京之韻味,聊聊城門樓子,贊贊中軸線,侃侃街頭巷尾,談談生活離不瞭的各種車輛,念念曾經的校園,賞賞郊外的大好河山。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這些畫作就像冬日午後的陽光照得人懶洋洋,讓人忍不住放下手邊的工作,釋放身心,享受片刻的慢時光。
畫老北京這三十年,他從中年到老年,對北京的熱愛,隨著歲月的流逝,歷久彌堅。一指流沙,半世浮沉,歲月如歌,古都北京就像一曲華麗的詠嘆調,綿遠流長。
胡同鳥台中商標申請瞰圖
台中商標申請流程前門
我於1942年出生於北京,住在中國註冊商標前門附近的平房院裡,直到現在。雖然從童年時代開始我就十分喜歡畫畫,但這本書是我七十餘年人生中第一次把畫作結集出版。
之所以喜愛畫畫,可能與我的性格有關系,比如養魚,我願見其生,不忍見其死;比如唱歌或吹口琴,自己雖樂卻難免有時打擾瞭旁人。所以我選擇瞭美術。沒事兒的時候隨便找張紙拿支筆就可以畫起來,畫成瞭又可以自我欣賞。這對我來說是件挺好的事兒。從我上小學三年級起,一直是各位美術老師的得意門生,當個班裡的美術課代表也很自然。漸漸我就萌生瞭報考中央美術學院成為美術傢的願望。
然而事與願違。
我於1962年高中畢業,正值國傢經濟困難時期,美術學院當年停招,可我卻在傻等,直到普通高考報名日前夕,才臨陣轉舵,報考瞭北京師范大學外語系英語專業並被錄取,之後的三十年,我所從事的是英語教學工作,雖有成績,而且感覺不錯,但終歸與美術專業失之交臂瞭。
盡管如此,在這麼長的時間裡我並沒有放棄美術,空閑時間畫幾筆,也覺得很有意思。雖然隻是業餘愛好,但我畫畫的態度是認真的,不管什麼內容,大畫小畫,我都力爭畫面是真實的,接近彩色照片的視覺效果。說到畫風,我想我的畫是中國工筆畫與西方油畫相結合的風格,把水彩顏料當作油畫顏料來作畫,既有清晰完整的輪廓,又有明暗的光線效果。
除瞭畫畫,我還愛好旅遊,全國各地去過很多地方,也去過幾個國傢。雖然當地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使我難以忘懷,但最使我心動的仍然是美麗的北京。北京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古都,有歷代尤其是明清的古老建築,是一片蘊藏著極豐富歷史文化的無與倫比的聖地。然而隨著城市的現代化發展,一些古老的景觀在逐漸消失,退出人們的視野。老人忘瞭,年輕人更是全然不知。我心中漸漸有一些不安。
1987年我因腳傷休瞭五天病假,在這段時間裡我畫瞭一幅展現北京五十年代初正陽門及周邊的鳥瞰圖。本來隻是自娛自樂,抒發自己的懷念之情,沒想到此畫竟受到多人的稱贊,引發瞭他們對老北京的共鳴。這讓我有瞭繼續畫老北京的動力,讓更多人知道、瞭解老北京。或許隻有這樣,我心中的不安才會減少。
北京的許多老建築老景觀是在上世紀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因交通改造而滅失的,那時我才十餘歲,對那些景觀並沒有特意觀察,更想不到會被拆除。當時要畫,隻能靠回憶和記憶瞭。好在我年輕時有很好的記憶力,我相信自己的記憶力,有自信心,眼見為實,畫出來的東西不會太離譜。雖然現在網絡如此發達,但作為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實在是有諸多不便,基本上,不靠資料,不找照片, 筆下一座城 就這樣畫瞭出來,這一畫就是三十年。
這本書裡的畫作都是從我近三十年的畫作中選出來的,由於年代遠近不同,有必要對它們做幾點簡要的說明:
首先,這些畫展現的是老北京的歷史風貌,且多為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的情景,是我所經歷的,多為親眼所見,根據記憶再現的美術作品。有的是新作,有的是很多年前完成的,由於紙張選擇比較隨意,保存也不太用心,導致一些畫臟污、破損,觀感略差,還請讀者諒解。
其次,老北京內城九門外城七門全部畫出,但並不是按照一個城樓一幅畫的套路,某個城樓可能有多幅展現,從不同視角展現這些建築之美。
第三,書中展現老北京風情風貌的大街小巷風光占瞭不小的比重,我覺得除瞭標志性建築,瞭解一座城,風土人情必不可少,大街小巷,尋常百姓,更能體現當時的文化和時代特點。標志性建築的變化可能不易察覺,但這些大街小巷則是翻天覆地地改變。心生感慨,大多源於此。
第四,書中專門畫瞭一些當時的交通工具,大多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有各類公交車、汽車、火車和人力車等。這些工具會引起人們對流逝時光的眷戀和回憶,它們在當時曾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看著這些交通工具,年輕的讀者可以瞭解一下那段歷史,年長的讀者可以回味一下那個讓人懷念的時代。
第五,書中還有一些和我生活息息相關的畫作,我的校園和單位,這算一點點私心,畢竟它們在我的人生中扮演瞭重要的角色,我對它們懷有深深的敬意和懷念。希望我的老同學和老同事看到這些畫,也可以產生一些共鳴。
第六,書中還選瞭一些京郊風景畫作,有老景,也有新景,讓讀者更好地瞭解北京之大,北京之美。
書中所畫的景觀,我大多親眼見過,而且大多是原來有現在已經滅失的景象,還有就是主體建築仍在但周邊環境發生瞭巨大變化的景觀。現在還有且和以前相比變化不大的景觀就沒有再畫,我覺得去實地看看才是更好的選擇。書中也有極少畫作是我沒有親眼見過的,但如果不畫出來則會感覺少瞭些什麼,比如內城的西南角樓,因此這些畫作我均有文字說明。
這些畫作展示的多為我年輕時的記憶,那時的我不可能跑遍全城,許多著名景點、大街我沒能畫出來,這離名副其實的 筆下一座城 相距甚遠。我的畫屬於美術作品,不可當作歷史資料,我更希望讀者能通過這些畫對老北京的風貌有更多的瞭解和回憶,更加熱愛美麗的北京。
我欣慰的是,我已將老北京的主要景觀記憶在心中並以畫作的形式再現出來,同時有機會與大傢分享。我遺憾的是,有些老北京的主要建築我還沒有見到就滅失瞭,這多少有些傷感。然而很多事情就是這樣,很難十全十美,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應該更加珍惜。
在本書的編制過程中,北京林業大學劉小瑾等同學幫助整理瞭部分文字稿,特此致謝!
作為一個年逾古稀的老人,我想書中難免會有一些錯誤出現,還請廣大讀者不吝批評指正,如果這本書能得到讀者的喜歡,對我來說將是莫大的鼓舞。
作者簡介
趙錫山,1942年生於北京前門,英語教師。雖自幼喜歡繪畫,但未能如願考上美術專業,然而對繪畫的熱情不減,三十年前有感於北京的變化之快,便憑借驚人的記憶力,不查資料不靠網絡,用畫筆記錄老北京的點點滴滴,真實再現瞭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老北京風土人情。其畫作多次參加展覽,深受觀眾的喜愛。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